close

三點蟹

其實它是紅星梭子蟹,身體為綠黃色,頭胸甲呈梭子狀,註冊商標就是在它頭胸甲後半部有三個紅褐色醒目大斑點,斑點周圍有乳白色暈,因此被稱為「三點蟹」。三點蟹的甲殼薄透,只要將它對著光線照照,仔細看看殼尖處,便能得知蟹黃的飽滿程度。
 
旭蟹

俗稱海臭蟲,雖然這個俗稱不太好聽,但是它的肉質可是十分鮮甜。圓圓略長的漸層橘色甲殼,煮熟後變成了艷麗的橘紅色;看起來倒是挺像「旭日東昇」時的美麗色澤。大大的甲殼前,卻是一個小小的頭,和一般螃蟹的形狀不太一樣,反而比較像大甲蟲。  二、
花蟹

又稱為「斑紋石蟹」,甲殼帶有淡橘紅的底,配上淡褐色或黃銅色雲彩斑紋,外表的色彩艷麗、腹面呈淡粉紅色,樣子十分討喜。吃花蟹時最好選擇甲殼較硬者,因為那表示它正擴充體軀再行脫殼現象。因此脫殼前捕獲的蟹隻,都能品嚐出蟹肉的結實鮮美。

紅蟳

在蟹族裡面它可是最為橫行霸道的一個。它的生命力強又活力無窮,常常看見它在市場上被五花大綁,以防人們在它張牙舞爪時被誤傷。目前野生的紅蟳產量並不多,因此我們吃到的多半是養殖而來。通常我們稱有卵的雌蟹為紅蟳,無卵的雌蟹或雄蟹則稱為菜蟳。

處女蟳

指未曾交配過的蟹,並非特定品種。養殖戶通常會將雌、雄蟹分開飼養,以養得處女蟳。而當中的極品就屬「雙層殼」的處女蟳。蟳必須藉由蛻殼來成長,當它要進行蛻殼時需要儲存養分,在軟殼形成、外殼尚未蛻去之際,也正是最美味的時候。

石蟳

又稱為「圓石蟹」,它的個頭比三點蟹還袖珍,不過小歸小,它肉質的結實程度及甜度,可絕對不輸給其他的蟹類一族。選擇吃這種蟹的時候,就不能嫌剝殼麻煩,歷盡千辛萬苦才嚐到那一點點珍貴的肉;感覺起來味道應該更好、更美味了。

以上只是列出較常見的食用蟹,其實真正在市場上的不只如此。像是牛蹄蟹,雖沒啥名氣卻功勞極大。我們在魚市、夜市、啤酒屋裡見到的那些蟹腳,主要可都靠它呢!在春夏季節捕獲的牛蹄蟹多半是空殼,通常是在捕獲後直接折斷蟹的螯腳,再丟回海中,等它下次脫殼時再慢慢長回螯腳。如果嫌不過癮,在北關、梗枋漁港可品嚐到整隻蟹的風味。還有在各餐廳裡被捧上了天的大閘蟹,最有名的是上海陽澄湖蟹。它生活在湖或河底。每逢秋天,總吸引全球各地老饕前往上海或香港品嚐那赫赫有名的大閘蟹,但是,現在台灣也進口進來,不必坐飛機就可吃得到,真是所謂的美食無國界!

由熱轉冷的秋冬時節,當海水的溫度轉變時,蟹類一族便開始賣力的四處覓食,以便儲存過冬時的能量,並在體內積蓄蟹黃蟹膏以備交配產卵。在蟹族們交配的普遍時期,母蟹的蟹黃及公蟹的蟹膏會比平常來的豐富,蟹肉也會十分飽滿結實,形成了鮮美的肥蟹。常聽到有人說:「九月吃雌蟹,十月選雄蟹」,就是這個原因。至於它們的性別該如何分辨,那就更是容易了。將螃蟹翻過來看它腹部的地方;尖臍是公蟹,圓臍是母蟹,如果你看到的是半尖半圓臍的,那可不是雌雄同體的陰陽蟹,而是正在發育的處女蟹。

台灣地區生產的螃蟹分為野生蟹與養殖蟹的產生,這兩種蟹吃起來都很美味,但在價格上卻有差異。因此,要學會分辨野生蟹和養殖蟹的差異,以免在價格上被佔了便宜。
以紅蟳來說,野生的紅蟳生活在海中,捕回來的野生紅蟳外殼乾淨光滑。養殖的紅蟳由於放養在泥塘裡,在外殼和腳縫間會沾上泥沙,無法真正徹底洗淨,在購買時只要掌握此點即可。其實,養殖蟹的口感並不見得會輸給野生蟹,所以在這裡只是提供辨識的方式而已。

選螃蟹時可以用大拇指按一按蟹臍頂端腹殼的軟硬,或是捏捏蟹腳指節的軟硬,這主要是檢查看看蟹肉結實的程度。可把螃蟹拿至逆光處注意它背殼鋸緣處,透過光看看肉和蟹殼之間隙縫的寬窄。而且,還要把螃蟹拿起來感覺它的重量,看起來大小一樣的螃蟹,重量較重的表示肉質較為結實肥美,仔細挑選才不會買了一堆空殼子。
最後這招就更容易。人家常說「生猛海鮮」,螃蟹既然也是海鮮,選擇生猛者是不二法門。檢查檢查那些螃蟹,被綁住了還不安於室、蠢蠢欲動,尤其是還戰鬥力十足的,選它準沒錯!這才表示他是活蹦亂跳的新鮮貨啊!無論如何,要買就買活螃蟹,身上沒有腥臭味,稍用鼻子聞一聞就可辨別出,一但聞出異味,就不新鮮了。還可以手碰碰它的眼睛,如果是靈活而且及時反應的就是新鮮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ung0716 的頭像
    chung0716

    小純滴收藏閣

    chung07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