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早期(50′60年代,約四′五年級生的年代),粥在台灣俗稱「稀飯」台語又稱「糜」,最常見的是蕃薯籤糜或白粥,搭配一些可口的小菜就是一份營養的早 餐囉,充份反應了當時台灣的生活型態。仍而,隨著時代的進步,餐飲的選擇性也越來越多元,不是精緻′油炸食品,就是大魚和大肉,食粥人口也逐漸的減少,但粥品的養生和保健功能,卻也日漸的受到重視了。

現在,能坐下來好好的品嚐一碗好粥更是一門學問。何以見得?

首先,粥品一定是既滾又燙,感受粥體本身的溫度從胃腸間滾動全身,一場下來絕對是汗水淋漓通體舒暢,快意人生也不過是如此。能在冷氣房中食用,那必定是無比的享受。不能在冷氣房中,那又是另一番滋味。

其二,粥品採現場烹煮,需花費一點時間,品味一碗好粥,這幾分鐘的等待是絕對必要地,所以食粥還需要有一點點的「閒」,能暫時放開世間一切紛亂的閒。

粥,在以往是中國人的主食之一;「粥」的本字為「鬻」,指的是「鬲」這種容器所煮的米食,而鬲就是新石器時代陶製炊具, 因此就此可以推斷粥應是中國最古老的穀類食物。

至於什麼時候開始,粥成為華夏民族的主食之一?一般咸信,粥是由黃帝發明的,《事物紀原》中記載「黃帝始烹穀為粥」,所以中國人食粥少說也有幾千年的歷史 了。您在古籍中所見到的「糜」、「餬」、「法乳」、「水飯」、「雙弓米」等字眼,指的就是稀飯─粥。

食粥致神仙 醫書古籍的佐證

自古以來,食粥,就被認為能養生療病。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即記載:「古方有用藥物、粳、粟、粱米作粥,治病甚多。」而清代的醫學家王孟英於《隨息居飲食譜》中也提及:「粥為世間第一補物,病人、產婦粥養為宜。」由這些文獻可以探知食粥對於療病有所助益。此外,北宋的張文潛也在他所寫的《粥譜》中說:「每日起,食粥一大碗,空腹胃虛,穀氣便作,所補不細,又極柔膩,與腸胃相得,最為飲食之良。」字裡行間十分推崇食粥的益處。

窮人與富人都愛 求溫飽與顧養生

在發生飢荒的年代,有了粥便能夠「防饑濟困」,因為「一升米可作二升用,兩日堪為六日糧」;而說出千古名句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的范仲淹,在年少家貧發奮讀書時,也曾在冬夜裡煮一小鍋粥,等第二天凝結成糕狀後分切成多塊,節儉地食用。

此外,粥還有「解暑禦寒」的功用:夏天天氣濕熱,喝粥可以解暑去濕氣,香港人便時興在夏天喝「去濕粥」;而冬天寒冷時來上一碗熱呼呼的粥品,想必身心都會 不再冷冽。窮人食粥,是因為只能吃得起簡單的粥;富人吃粥,則是以養生為出發點,像是《紅樓夢》裡就有許多篇章描述這些富貴人家食粥的情景與緣由。

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即記載:
「古方有用藥物、粳、粟、粱米作粥,治病甚多。」

清代的醫學家王孟英於《隨息居飲食譜》中也提及:
「粥為世間第一補物,病人、產婦粥養為宜。」

北宋的張文潛也在他所寫的《粥譜》中說:
「每日起,食粥一大碗,空腹胃虛,穀氣便作,所補不細,
 又極柔膩,與腸胃相得,最為飲食之良。」

宋代《勸食白粥》說:
「粥后一覺,妙不可言。」
「粥后就枕,粥在腹中,暖而宜睡,天下第一樂事也。」

明代詩人 張方賢《煮粥詩》 說:
煮飯可如煮粥強,好同兒女細商量。
一升可作二升用,兩日堪為六日糧。
有客只須添材火,無錢不必向羹湯。
莫言淡薄少滋味,淡薄之中滋味長。

明代《煮粥詩》
莫談淡薄少滋味,淡薄之中滋味長。
 
陸游的《食粥詩》說:
「世人個個學長年,不悟長年在目前,我得宛丘平易法,只將食粥致神仙!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ung07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